美軍利用反無人機設備擊落伊朗無人機
??7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拳擊手”號兩棲攻擊艦擊落了一架伊朗無人機。當時該無人機距離美軍軍艦不到900米,并無視“多次要求撤退的呼吁”。因此美軍被迫將其擊落。這是伊朗擊落無人機后,美軍首次對伊朗實施還擊。這標志著華盛頓和德黑蘭之間本已緊張的局勢又一次升級。但伊朗方面還沒有承認有無人機被擊落。

??不過這次美軍擊落無人機的行動,其實技術含量比伊朗擊落美軍全球鷹要低一個檔次。因為針對無人機實施近距電子干擾將其擊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在視距內就可以實施。而伊朗擊落全球鷹,要復雜得多,需要雷達空情情報的實時追蹤和導彈的精確打擊,指揮官更要善于把握戰機。即便是擊落無人機,美國這次擊落伊朗無人機,相比當初伊朗誘騙迫降美軍RQ-170無人機,更是差的太遠。
??安則觀點
??這起事件發生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國際空域,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運路線之一。對于全球石油供應而言,世界上沒有比霍爾木茲海峽更重要的地方了,此次事件并不只是美國與伊朗的戰爭,更是關系到全球的利益,我們必須得有危機感。
??軍事基地部署反無人機系統,需要發現、識別、跟蹤,最后有一個管控的手段,進行一個技術路徑的驅離。如無必要,無需耗費大量精力將其擊毀。
??而根據反無人機作戰的需要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是目前反無人機武器發展的重要技術路徑。升級傳統武器裝備適應新形勢,對防空設施的武器系統上根據最新需要進行適應性改造,拓展其作戰職能,使其既能應對傳統空中威脅,又能應對未來大量來自無人機的威脅。
??所以,目前最理想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將傳統的雷達、光電傳感、紅外探測、無線電等一系列探測手段組合起來,形成嚴密的警戒網,并通過干擾無人機的數據鏈路和定位系統對入侵的無人機進行驅離;通過發射誘騙干擾信號,對無人機的通訊導航部件進行誘騙阻斷。但最重要的前提仍然是盡早發現,實現自動探測,自動跟蹤,自動攻擊,這樣才有充裕的反應時間處理應對,從而提高軍隊的超低空防空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