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初創公司亮劍!智能信號探測技術狙擊致命無人機
2024年10月28日,據The Times of Israel網站報道,由于真主黨和其他伊朗代理人的一些無人機不斷躲避以色列的防空系統,以色列科技高管表示,探測是彌補這一防御弱點的第一步。
10月13日,位于北部城鎮比尼亞米納的以色列國防軍訓練基地的餐廳遭到真主黨無人機襲擊,導致4名士兵死亡,50多人受傷。10月19日,黎巴嫩恐怖組織真主黨發射的裝載爆炸物的無人機襲擊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凱撒利亞的私人住宅,臥室窗戶的強化玻璃破裂——但無人受傷。
這兩架無人機都沒有被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發現,也沒有觸發警報,受害者完全處于危險之中。它們是無人機對軍事和民用資產構成致命威脅的最新例子,并暴露了以色列國防軍在正在進行的多線戰爭中如何有效地識別和探測來自黎巴嫩和加沙以及也門、伊拉克和伊朗等地的無人機。
以色列初創公司R2 Wireless致力于研發應對這一威脅技術解決方案,這是一家深度信號處理技術開發商,旨在提高對致命無人機的探測能力。
這家初創公司由電氣工程師Yiftach Richter博士于大約四年前創立。該公司八個月前推出了一套系統,該系統使用機器學習算法實時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任何發射信號的飛行威脅,無論是空中還是地面,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上。專有傳感技術可掃描無線威脅,并專門用于探測可能來自無人機、戰術無線電、藍牙耳機、智能手表或手機的多種信號類型和協議。
主要功能:
1、全方位威脅防御:R2掃描射頻頻譜以查找無線威脅,探測多種信號類型和協議——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暴露已知和未知信號。
2、緊湊靈活:傳感技術針對SWaP-C2進行了優化,具有無與倫比的便攜性、可擴展性和易用性。其緊湊的設計可以穿戴,并且獨立于電網運行,使其成為任何戰斗和防御環境的理想選擇。
3、完全可互操作:R2最先進的、與硬件無關的無源射頻“傳感即服務”軟件可以獨立工作,也可以通過簡單的API與任何指揮與控制(C2)系統集成。
4、任何時間、地點:R2專有的傳感技術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工作,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白天還是夜晚,沒有任何限制。該技術在惡劣條件下都能完美運行,無論是靜態還是移動,無論是陸地、海上還是空中。
5、高精度地理定位:基于高精度到達角(AoA)和到達時間差(TDoA)的地理定位,可實現實時緯度/經度能量集成。
6、可靠分類:由深度信號處理和機器學習算法提供支持高分辨率行為和情境敵友/蜂群分析。
過去幾個月,這家初創公司已開始與以色列軍方進行試點,其系統也已在英國軍方等機構進行試用,最近還參加了與北約國家的演習。R2 Wireless首席執行官奧恩·費尼格稱:“最大的挑戰不在于攔截,而在于探測——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在尋找什么以及威脅在哪里,你就無法及時有效地攔截它。”
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在以色列國防軍食堂遭受致命無人機襲擊后不久表示,以色列認識到其需要更好的反無人機系統,并表示軍隊正在“投入大量精力開發解決方案,應對無人機襲擊的威脅”。
費尼格認為,正在進行的無人機戰爭的主要困難之一是,以色列軍隊沒有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
他說:“以色列國防軍專注于對抗導彈和火箭,不認為無人機是一種戰略威脅,因為他們認為無人機破壞力很小,他們認為他們擁有的解決方案已經足夠好了——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眾所周知,以色列國防軍的探測技術不夠好,因為以色列國防軍的系統嚴重依賴雷達,但事實證明雷達對這種威脅幾乎毫無作用。”
費尼格強調,持續的戰爭,特別是最近與真主黨的激烈戰斗,凸顯了該恐怖組織如何提高其能力,從部署飛越軍事基地的偵察無人機,到伊朗設計的爆炸性無人機和所謂的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這些無人機經常被誤認為是鳥類。
他說:“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它們速度更快、更便宜,也更難被發現。它們的雷達截面相對較小,由塑料或木材等廉價的復合非處方材料制成,這使得它們很難被發現和追蹤,因為它們飛行高度低,移動速度慢,而以色列更昂貴的‘鐵穹’和其他以色列防空系統就是為對抗導彈等高速金屬物體而設計的。
“如果10年前你只能駕駛一架無人機,那么現在你可以以同樣的價格駕駛100架無人機。此外,在精度和無人機可搭載的光學有效載荷方面,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因此,這使得無人機的使用更加有效和普及——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費尼格對10月初國防部國防研究與發展局(DDR&D)舉行的一次演習表示歡迎,該演習旨在增強軍方的反無人機能力,但他遺憾地指出,該演習僅僅側重于尋找攔截致命無人機的新技術,而不是探測技術。
國防部局長埃亞爾·扎米爾表示:“應對無人機威脅是國家的重要優先事項。迄今為止,國防部已投資數億謝克爾用于開發、廣泛采購和部署防御能力。
“我們的目標是加快開發和部署新的攔截系統……這些系統將與激光系統和我們正在推進的其他技術構成更全面的防御戰略。”
費尼格指出,在開發現代戰爭反無人機技術時,需要徹底改變思維方式。
費尼格說:“我們無法提供100%的防御層,也沒有神奇的解決方案。如果遭到數百或數千架無人機的攻擊,就不可能完全消除威脅。”
他說:“一個系統是不夠的,你需要一個系統的體系,我們的系統可以是防空系統的另一層,但它應該是一個多層次的反無人機系統。”
費尼格的團隊由14名員工組成,其中大部分是電氣工程、信號處理、數學、機器學習和軟件開發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開發了一個工具系統,其硬件由現成的商業組件制成,使其易于使用且價格合理。傳感器本身大小與足球相當,安裝在一個重量不到10公斤且高度為3.5米的三腳架上。
費尼格說:“我們的系統不需要無線電塔或大型天線,因為整個想法是能夠將所有東西都裝進背包,派出一個團隊,并在幾分鐘內部署完畢。我們的想法是將軍事級能力不僅帶軍事部隊和執法機構,還帶入商界,以幫助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并供私營公司使用。”